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投诉服务 > 正文
工商联概况
咸宁通山县工商联积极搭建六大平台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时间:2021-05-28

为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积极营造公平、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和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通山县工商联以非公企业投诉服务平台为载体,积极谋划,突破难点,打造亮点,聚焦六个问题(聚焦政企沟通问题、聚焦环境不优问题、聚焦融资难问题、聚焦政策“中梗阻”问题、聚焦环境不优问题、聚焦企业权益问题、聚焦企业家成长问题)、搭建六大服务平台,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33.57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到86家,同比增长6.17,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政企沟通,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

为了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通山县工商联实行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一是充分发挥投诉服务中心平台作用。目前,通山县在全省投诉服务平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达到1274家,基本覆盖了全县规上民营企业,全县民营企业可以直接在平台申请自己的诉求;二是同时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及商(协)会制度。畅通民营企业发展诉求渠道,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至少2至3家民营企业,每年开展一次为期一个月的专项走访活动,及时倾听企业呼声、了解企业诉求,现场解决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水、电、气、用水、用工、用电、融资、办证、生产、销售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20年县级领导走访民营企业44家,解决困难和问题77个。县委书记石玉华同志在走访大唐融合公司的过程中,得知公司面临招工难问题,当场责成开发区和人社部门迅速到黄沙、大畈、慈口等乡镇举办招聘会,迅速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

二、聚焦优化环境,搭建民营企业座谈会平台

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切实解决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困难和问题,我们参照市联做法,每季度召开一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参会,现场协商会解决我们通过线上线下收集的民营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2020年全年共召开四期民营企业座谈会,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三次,共为企业解决问题57个。景源生物科技公司反映在疫情期间企业加班加点生产防疫物资却因市场波动导致亏损300余万元问题,县政府克服财政资金困难,为企业解决100万元资金,并向市委市政府申请解决100万元;星火原科技与政府合建的扶贫车间因疫情影响无法开工,要求减免一年租金问题,都已得到及时解决。

三、聚焦“融资难”搭建金融服务平台

为有效破解民营企业融资“瓶颈”,我们通过精准“问诊”,通过线上申请,线下走访,一对一精准确定民营企业资金需求情况,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定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投入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确保贷款增幅只升不降、户数只增不减,以满足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同时以商会为平台,为会员企业小额贷款提供担保,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去年各商会共为100多家企业融资3.4亿元,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聚焦政策“中梗阻”,搭建政策服务平台

及时开展送政策、送物资、送金融、送服务“四送“活动。一是将中央、省、市、县各项优惠政策收集汇编成册,发放到全县有关民营企业;二是先后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企业宣讲,并聚焦项目建设、民生等中心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为民营企业发展汇智聚力;三是积极为民营企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2020年景源生物公司获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贷款贴息80万、县政府补贴疫情期间生产消毒液100万、疫情生产电费补贴55.39万元、人社部门对企业保险费全免33.6万元、并发给职工疫情期间生活补贴22万元、为公司减免增值税97万元。公司实现轻装上阵,在疫情期间保持了正常生产,生产效益在大疫面前不降反增,解决了120人的就业问题。

五、聚焦企业权益,搭建维权服务平台

坚持以非公企业投诉服务中心为平台,健全和推行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工作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全力构建“1+3”民营企业维权服务体系,即与县法院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律师服务团,免费为企业服务;整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力量,成立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解委员会;与仲裁委合作组建民营企业仲裁服务中心,进一步畅通便企利企服务通道,及时有效化解民营企业民商事纠纷。去年全年共受理民营企业诉求134件次,办结率和满意率分别为90%、100%。有效畅通了企业纠纷解决渠道,避免问题积压和矛盾激化。

六、聚焦民企成长,搭建教育引导平台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回馈社会。一是大力开展“百企帮百村”、“金秋助学”、抗疫捐款捐物、消费扶贫等活动。2020年在疫情期间动员民营企业捐款捐物达510多万元,在“金秋助学”活动中捐款60多万元,资助了贫困学生140名;在“百企帮百村”活动中共帮扶贫困对象2898户,投资项目118个,投入资金总金额约6.89亿元,解决贫困家庭就业2549人,实现技能培训1349人(次);在消费扶贫活动中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扶贫产品1100余万元。星光玉龙机械在九宫山镇牌楼村投资50亿元,打造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4A级度假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直接带动贫困户150余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二是通过深入开展创办一个项目、吸引一笔资金、引进一项技术、提供一条信息、带富一批群众“五个一”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回乡创业。例如,在广东商会党总支引导下,深圳明创基公司老总阮佳明回乡投资电子科技企业,与九宫山镇程许村、黄沙铺镇新屋村等2个贫困村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创办扶贫车间,年可为为每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带动35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三是充分发挥商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目前,在(协)会中建立商会党组织47个,其中:总支5个,支部33个,9家企业拥有自己的党组织。消除了党员教育管理盲区,确保党员“离家离土不离党,隔山隔水不隔情”,让党员异乡“有家”、离乡“有情”、回乡“有为”。